生態環境部、國家發展改革委等15部門聯合印發了《關于建立碳足跡管理體系的實施方案》(以下簡稱《實施方案》)。《實施方案》將推動產品碳足跡規則國際互信作為四項重要工作之一。為何要推動產品碳足跡規則國際互信?目前面臨的難點在哪里?本報記者專訪了中國社會科學院生態文明研究所研究員王謀。 本`文@內/容/來/自:中-國^碳-排-放^*交*易^網-tan pai fang. com
本`文@內-容-來-自;中^國_碳0排0放^交-易=網 ta n pa i fa ng . co m
王謀:從方法學角度看,國內外在技術層面比較容易達成共識,但也可能受到政治層面的影響。關于碳足跡的計量規則,IPCC、國際標準組織(ISO)、行業協會以及科研機構等已經開展了廣泛的工作,具備一定程度的共識和共同工作基礎。未來針對不同產品的碳足跡計量規則,國內外還可以合作,共同開發、共同使用達成共識的方法學。從以往的經驗來看,我國企業或者咨詢機構學習和應用能力也比較強,能夠很快學習和應用相關方法學。比如清潔發展機制(CDM)在國內的實施,我國企業和咨詢機構能夠很快學習和應用CDM項目的方法學,并成為全球CDM項目最大的提供方。因此,從技術層面看,學習和開發方法學應該沒有太大的困難。隨著《實施方案》的全面推進,隨著碳足跡管理體系實施方案的全面推進,更多的人力資源、教育資源、政策資源還將持續注入產品碳足跡規則開發和應用,進一步提升我國在方法學開發、應用上的能力。 本*文`內/容/來/自:中-國-碳^排-放“交|易^網-tan pai fang . c o m
當前聯合國的做法值得借鑒。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締約方需要向公約秘書處提交國家碳排放數據。對于各國提交的碳排放數據,公約下也建立了專門機制進行審核,但基本前提是尊重官方提供的基礎數據,包括能源活動水平、排放因子等,審核機制不是對所有計算數據、過程的審核與計算,而是主要審核方法學是否恰當、默認值是否合適等。這種審核方法不侵犯各國數據主權,各國相對容易接受。 本`文內.容.來.自:中`國`碳`排*放*交*易^網 t a npai fan g.com
總的來看,不管是碳足跡管理、還是碳關稅,這些政策本身都是環境管制措施,如果使用時符合包括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在內的國際法準則,我國可以參與制定和討論。但如果這些措施被一些國家單邊發起和使用,并對其他國家經濟貿易發展構成影響,尤其是對發展中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構成負面影響,就不符合《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》中的共同但有區別責任原則,對發展中國家是不公平的。 本@文$內.容.來.自:中`國`碳`排*放^交*易^網 t a np ai fan g.c om